湖南大学(Hunan University),简称“湖大”,坐落于湖南省长沙市,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位列国家“双一流”、“985工程”、“211工程”,为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湖南省人民政府、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共建高校。
湖南大学办学起源于公元976年创办的岳麓书院,1903年改制为湖南高等学堂,1926年定名省立湖南大学,1950年由毛泽东亲笔题写校名。1953年全国院系调整中更名为中南土木建筑学院,1959年恢复湖南大学校名。2000年与湖南财经学院合并组建成新的湖南大学。
截至2023年3月,湖南大学有教职工43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2300余人,全日制在校学生36000余人,其中本科生21000余人,研究生15000余人。
- 中文名称
- 湖南大学
- 网站备案
- 湘ICP备09007699号
- 所属分类
- 高校网站目录
- 搜索评分
- 预估流量
- 1,543 ~ 2,257
- 网站排名
- 第3792位
- 百度权重
- 搜狗评级
-
郑州大学,简称“郑大”,主校区位于河南省郑州市,洛阳校区位于洛阳市周山大道6号,是教育部与河南省人民政府合建高校,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211工程”、“一省一校”建设高校。
郑州大学医科教育源于1928年的河南中山大学,1952年河南医学院独立建院,开启了河南医学高等教育的先河;原郑州大学创建于1956年,是新中国创办的第一所综合性大学,1996年被列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郑州工业大学成立于1963年,原名郑州工学院,1996年更名为郑州工业大学,是原化工部直属重点院校;2000年7月,原郑州大学、郑州工业大学和河南医科大学三校合并组建新郑州大学。
-
山东大学(Shandong University),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位列国家“双一流”、“985工程”、“211工程”。学校位于山东省济南市,总占地面积8000余亩,形成了一校三地(济南、威海、青岛)的办学格局。
山东大学是中国近代高等教育起源性大学。前身是1901年创办的山东大学堂,是继京师大学堂之后中国创办的第二所国立大学;其医学学科起源于1864年,开启近代中国高等医学教育之先河。从诞生之日起,学校先后历经了山东大学堂、国立青岛大学、国立山东大学、山东大学以及由原山东大学、山东医科大学、山东工业大学三校合并组建的新山东大学等几个历史发展时期。
-
同济大学,简称“同济”,位于上海市,是教育部直属并与上海市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国家“985工程”和“211工程”建设高校。经过115年的发展,同济大学已经成为一所特色鲜明、在海内外有较大影响力的综合性、研究型、国际化大学,综合实力位居国内高校前列。
学校前身是1907年埃里希·宝隆在上海创办的德文医学堂;1908年改名同济德文医学堂;1912年与同济德文工学堂合称同济德文医工学堂;1923年正式定名同济大学;1927年成为国立同济大学,是中国最早的七所国立大学之一。
截至2022年11月,同济大学有四平路、嘉定、沪西、沪北等4个主要校区和临港、张江等研究基地,占地面积约2.56平方公里,校舍总建筑面积187余万平方米;拥有专任教师2815人;现有全日制本科生18536人,硕士研究生11288人,博士研究生7668人,另有国际学生3160人。
-
厦门大学(Xiamen University),简称厦大(XMU),位于福建省厦门市,是由教育部直属副部级综合性研究型全国重点大学,教育部、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福建省和厦门市重点共建高校,位列国家“双一流”、“211工程“、“985工程”,首批学位授权自主审核单位。
厦门大学由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于1921年创办,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所华侨创办的大学,国内最早招收研究生的大学之一,是首个在海外建设独立校园的大学,早期建筑入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首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名录,被誉为“南方之强““中国最美大学”。学校建有思明校区、漳州校区、翔安校区和马来西亚分校。
-
东北大学(Northeastern University, NEU),坐落于辽宁省沈阳市,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由教育部、辽宁省、沈阳市三方重点共建,是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国家首批“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在河北省秦皇岛市设有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
东北大学始建于1923年4月。1928年8月至1937年1月,张学良将军任校长。1949年3月,在东北大学工学院、理学院(部分)基础上成立沈阳工学院;1950年8月,定名为东北工学院。1993年3月,复名为东北大学。1997年1月,原沈阳黄金学院并入东北大学,1998年9月划转为教育部直属高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