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交通大学(Southwest Jiaotong University),简称“西南交大”,位于四川省成都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由教育部、中国铁路总公司、四川省人民政府和成都市人民政府共建,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211工程”建设高校。学校肇始于1896年的山海关北洋铁路官学堂,此后屡迁校址,数度更名,而以唐山交通大学扬名海内外,素有“东方康奈尔”之美誉,尤以土木、矿冶两学科独树一帜。1952年经院系调整,更名唐山铁道学院,专事轨道交通人才培养。1964年学校内迁峨眉,1972年定名西南交通大学。1989年学校办学主体迁成都。2000年学校划归教育部管理。截至2022年6月,学校有九里、犀浦、峨眉、成都东部(国际)校区四个校区,共占地5000余亩;有专任教师2700余人,全日制本科生28914人、硕士研究生15053人、博士研究生2630人、留学生536人。
点出:190次 更新:09-29
华东师范大学,简称“华东师大”,位于上海市,是由国家举办、教育部主管,教育部与上海市人民政府重点共建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位列国家“双一流”、“985工程”、“211工程”。华东师范大学成立于1951年10月16日,是以大夏大学(1924年)、光华大学(1925年)为基础,同时调进圣约翰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和浙江大学等高校的部分系科,在大夏大学原址上创办的。1972年与上海师范学院、上海体育学院等院校合并,改名上海师范大学。1980年恢复华东师范大学校名。1997-1998年,上海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上海教育学院和上海第二教育学院等先后并入。截至2022年9月,学校主要校区为闵行校区(地址为上海市东川路500号)和普陀校区(地址为上海市中山北路3663号),校园占地总面积约207公顷;有在校全日制本科生15,914人,在校博士研究生3,952人,硕士研究生17,719人,在校留学生(学历生)1,551人。
点出:74次 更新:09-28
武汉大学(Wuhan University),简称“武大”,是国家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大学,是国家“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是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武汉大学溯源于1893年清末湖广总督张之洞奏请清政府创办的自强学堂,后历经方言学堂、武昌高等师范学校、国立武昌师范大学、国立武昌大学、国立第二中山大学等时期,于1928年定名国立武汉大学,是近代中国第一批国立大学。2000年,武汉大学与武汉水利电力大学、武汉测绘科技大学、湖北医科大学合并组建新的武汉大学,揭开了学校改革发展的崭新一页。
点出:387次 更新:09-28
深圳大学(Shenzhen University),简称“深大”,位于广东省深圳市,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设立,由广东省主管、深圳市人民政府主办的综合性大学;入选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高校、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全国文明校园、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全国地方高校UOOC联盟发起单位,中国-中东欧国家高校联合会、粤港澳高校联盟、CDIO工程教育联盟成员单位,具有推荐免试研究生资格高校。深圳大学丽湖校区深圳大学于1983年经国务院批准创办。北大援建中文、外语类学科,清华援建电子、建筑类学科,人大援建经济、法律类学科。1995年,通过国家首批本科教学合格评价。1996年,获批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2006年,获批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截至2021年1月,深圳大学现有粤海、沧海、丽湖、罗湖四个校区,校园总面积2.72平方公里,校园总建筑面积147.44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33亿元,全校纸本资源423万余册;有全日制在校生39172人,其中全日制本科生28373人、硕士研究生9940人、博士研究生407人、留学生452人,成人教育学生24484人;有教职工3886人,其中专任教师2481人。
点出:184次 更新:09-28
宁波诺丁汉大学(University of Nottingham Ningbo China)位于浙江省宁波市泰康东路199号,于2004年经教育部批准成立,是英国诺丁汉大学与浙江万里学院合作创办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和独立校园的中外合作大学,是中外合作大学联盟成员。学校致力于培养立足中国、具有国际化视野且能胜任未来的创新型高级人才,面向国内外招收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注册学生人数9000多名,来自世界上70多个国家和地区。
点出:104次 更新:09-28
浙江大学(Zhejiang University),简称“浙大”,位于浙江省杭州市,是教育部直属的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位列国家“双一流”、“211工程”、“985工程”。学校前身是创立于1897年的求是书院,1914年停办。1928年于求是书院旧址新建国立浙江大学。1937年举校西迁,在遵义、湄潭等地办学,1946年秋回迁杭州。1952年浙江大学部分系科转入中国科学院和其他高校,主体部分在杭州重组为若干所院校,后分别发展为原浙江大学、杭州大学、浙江农业大学和浙江医科大学。1998年,同根同源的四校实现合并,组建了新的浙江大学。
点出:398次 更新:09-27
香港大学(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简称“港大”(HKU),是中国香港的一所综合性国际化公立研究型大学,有亚洲“常春藤”之称。香港大学奠基于1910年3月16日,次年3月30日正式注册成立,其前身为香港西医书院,是香港历史最悠久的高等教育机构。建校初期,香港大学规模极小,自1912年3月11日正式开学,到1916年12月举行首次毕业典礼,仅有23名毕业生。1948年4月9日后,学校秩序重建与结构转型并举,步入高速发展的黄金时期。2021年9月,与深圳市合作共建香港大学(深圳)。香港大学自创校以来始终采用英语教学,其学术研究多可与欧美无缝对接、良性互动,也得益于此,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以医学、商科、人文、政法等领域见长的香港大学都是中国高等教育界一面独特的旗帜,享誉亚洲乃至世界。
点出:29次 更新:09-26
郑州大学,简称“郑大”,主校区位于河南省郑州市,洛阳校区位于洛阳市周山大道6号,是教育部与河南省人民政府合建高校,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211工程”、“一省一校”建设高校。郑州大学医科教育源于1928年的河南中山大学,1952年河南医学院独立建院,开启了河南医学高等教育的先河;原郑州大学创建于1956年,是新中国创办的第一所综合性大学,1996年被列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郑州工业大学成立于1963年,原名郑州工学院,1996年更名为郑州工业大学,是原化工部直属重点院校;2000年7月,原郑州大学、郑州工业大学和河南医科大学三校合并组建新郑州大学。
点出:53次 更新:09-26
江苏大学是农业农村部和江苏省共建高校、首批江苏省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全国本科教学工作水平优秀高校、首批全国50所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首批全国来华留学质量认证高校、全国“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江苏大学办学历史可追溯到1902年刘坤一、张之洞等创办的三江师范学堂,南京大学、南京工学院等校续其弦歌,1960年由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分设独立为镇江农业机械学院,1978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88所重点大学之一,1981年成为全国首批硕士、博士学位授予单位,1982年及1994年先后更名为江苏工学院和江苏理工大学,2001年8月与镇江医学院、镇江师范专科学校合并组建江苏大学,作为国内最早设立农机专业、最早系统开展农机教育的高校,培养了全国第一批农机本科、硕士和第一位农机博士。截至2020年3月,学校占地面积3000余亩,建筑面积120万余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9.8亿元。设有25个学院,93个本科专业;在校生37600余人,其中本科生23000余人,研究生12000余人,学历留学生2000余人,专任教师2600余人;图书馆建筑面积5.1万平方米,藏书305万册,订阅各类数据库113个,自建特色数据库9个,建有教育部科技查新站和国际赛珍珠文献资源中心。拥有一所集医疗、教育、科研、预防为一体的三级甲等附属医院。
点出:108次 更新:09-25
河海大学(Hohai University),简称“河海(HHU)”,是以水利为特色,工科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教育部直属,教育部、水利部、国家海洋局与江苏省人民政府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以及设立研究生院的高校。河海大学,源于1915年由近代著名教育家、实业家张謇创办的河海工程专门学校,是中国第一所培养水利人才的高等学府。1924年与东南大学工科合并成立河海工科大学,1927年并入第四中山大学,后更名为中央大学、南京大学。1952年,南京大学水利系与交通大学、同济大学、浙江大学等高校的水利系科以及华东水利专科学校组建华东水利学院。1960年,学校被中共中央认定为全国重点高校。1985年恢复传统校名“河海大学”。一百多年来,学校在治水兴邦的奋斗历程中发展壮大,被誉为“水利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摇篮和水利科技创新的重要基地”。学校在南京市、常州市设有西康路校区、江宁校区和常州校区,占地面积2462亩。截止2019年9月底,各类学历教育在校学生51025名,其中研究生17760名,普通本科生19849名,成人教育学生12042名,留学生1374名。
点出:202次 更新:09-24
广西医科大学(Guangxi Medical University),坐落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共建,广西一流大学建设高校,是以医学为特色优势的广西省属重点大学。广西医科大学创建于1934年11月21日,前身是广西省立医学院。1940年,校址迁至桂林。1949年11月更名为广西省医学院。1953年4月经卫生部批准更名为广西医学院。1954年7月由桂林迁回南宁市现址至今。1996年5月,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广西医科大学。截至2022年9月,学校拥有南宁本部、武鸣、五象(在建)、玉林4个校区,共占地约3300亩。其中,南宁-校本部位于南宁市青秀区双拥路22号,总用地面积571亩;南宁-武鸣校区位于南宁市武鸣区武华大道武鸣段336号,总用地面积1433亩;玉林校区位于玉林市玉东新区高新科技产业园区,规划用地总面积938亩;五象校区位于南宁市良庆区凤凰路23号,规划用地总面积约352亩,目前正在建设之中。
点出:111次 更新:09-24
浙江工业大学,简称浙工大,主校区位于浙江省杭州市,是教育部与浙江省人民政府共建的浙江省首批重点建设高校、国家“2011计划”首批牵头高校。浙江工业大学始建于1953年,其前身可以追溯到1910年创立的浙江中等工业学堂,先后经历了杭州化工学校、浙江化工专科学校、浙江化工学院、浙江工学院和浙江工业大学等发展阶段。1993年更名浙江工业大学。1994年、1999年和2001年,浙江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杭州船舶工业学校和浙江建材工业学校陆续并入浙江工业大学。2009年6月,浙江省人民政府和教育部签订共建协议,学校进入省部共建高校行列。2013年5月,学校成为国家“2011计划”首批认定的14家协同创新中心牵头高校之一。截至2023年2月,浙江工业大学有朝晖、屏峰、莫干山等三个校区,占地面积3333亩;有在校普通全日制本科学生20536人、各类研究生14561人、留学生1011人,在校教职工3389人。
点出:71次 更新:09-23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位于安徽省合肥市,是中国科学院所属的一所以前沿科学和高新技术为主,兼有医学、特色管理和人文学科的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由中国科学院、教育部和安徽省三方共建;位列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985工程、211工程。中国科学技术大学1958年9月创建于北京,首任校长由郭沫若兼任;建校后,中国科学院实施“全院办校,所系结合”的办学方针,汇集了严济慈、华罗庚、钱学森、赵忠尧、郭永怀、赵九章等一批著名科学家,建校第二年即被列为全国重点大学;1970年初,学校迁至安徽省合肥市,开始了第二次创业;1978年以后,学校创办少年班、首建研究生院、建设国家大科学工程、面向世界开放办学等新举措;也是唯一参与国家知识创新工程的大学。截至2019年11月,学校有20个学院(含6个科教融合共建学院)、33个系以及苏州研究院、上海研究院、北京研究院、先进技术研究院、附属第一医院等;有12个国家级科研机构、4个国家重点科技基础设施和62个院省部级重点科研机构。
点出:351次 更新:09-22
乐山职业技术学院坐落在历史文化名城——四川省乐山市的苏稽新区青衣江畔,是由乐山市人民政府举办的含医药卫生、财经旅游、机械电子、新能源学科的一所综合性全日制公立普通高等职业院校。1951年川南区乐山护士学校创建;1980年四川省乐山地区卫生学校更名为四川省乐山卫生学校;1978年乐山财贸学校创建;1989年乐山工业学校创建;2002年4月,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乐山财贸学校、乐山工业学校、乐山卫生学校合并升格为乐山职业技术学院。根据2022年8月学校官网显示,校园占地面积800亩,教职工586人,在校全日制学生近1.3万人。开设文科、理科和工科所属专业48个。其中护理、硅材料技术、移动通信技术专业为省级重点专业。学院拥有一所直属附属医院和乐山市中医院、乐山市老年病专科医院、乐山市妇幼保健院三所非直属附属医院。
点出:290次 更新:09-22
深圳大学内部网的大部分功能需要登录才可以使用,点击本页面提供的网址,页面就会跳转到下图,同学们只需要输入账号就可以成功登陆啦!
点出:149次 更新:09-21
东南大学(Southeast University),简称“东大”,本部位于南京,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是国家“双一流”、“985工程”、“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东南大学肇始于1902年创建的三江师范学堂,后历经两江师范学堂、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国立东南大学、国立中央大学等重要历史时期。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学校文理等科迁出,以原国立中央大学工学院为主体,先后并入复旦大学、交通大学、浙江大学、金陵大学等校的有关系科,在国立中央大学本部原址(今东南大学四牌楼校区)建立南京工学院。1988年复更名为东南大学。2000年与原南京铁道医学院、南京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南京地质学校合并组建新的东南大学。
点出:82次 更新:09-20
清华大学(Tsinghua University),简称“清华”,位于北京市海淀区,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位列国家“双一流”、“985工程”、“211工程”,入选“2011计划”、“珠峰计划”、“强基计划”、“111计划”,为九校联盟(C9)、松联盟、中国大学校长联谊会、亚洲大学联盟、环太平洋大学联盟、中俄综合性大学联盟、清华—剑桥—MIT低碳大学联盟成员、中国高层次人才培养和科学技术研究的基地,被誉为“红色工程师的摇篮”。清华大学的前身清华学堂始建于1911年,校名“清华”源于校址“清华园”地名,1912年更名为清华学校。1928年更名为国立清华大学。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南迁长沙,与北京大学、南开大学组建国立长沙临时大学,1938年迁至昆明改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1946年迁回清华园,设有文、法、理、工、农等5个学院、26个系。1978年以来逐步恢复和发展为综合性的研究型大学。
点出:318次 更新:09-20
华中科技大学,简称华中大、华科大,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是教育部直属的综合性研究型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和“985工程”建设高校之一,是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学校前身是1952年创办的华中工学院、1907年建立的上海德文医学堂和1898年建立的湖北工艺学堂。历经传承与发展,2000年5月26日由原华中理工大学、同济医科大学、武汉城市建设学院合并成立华中科技大学。
点出:237次 更新:09-20
扬州大学,简称“扬大”,坐落于江苏省扬州市,是江苏省人民政府和教育部共建高校、江苏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高峰计划A类建设高校,全国首批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全国率先进行合并办学的高校。扬州大学前身是1902年由近代著名实业家、教育家张謇先生创办的通州师范学校和通海农学堂。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时,其农科和代办的文史专修科西迁扬州,组建苏北农学院和苏北师范专科学校;其他4所院校也在同时期相继在扬建立或迁来扬州办学。1992年,学校由扬州师范学院、江苏农学院、扬州工学院、扬州医学院、江苏水利工程专科学校、江苏商业专科学校等6所高校合并组建而成。截至2023年3月,扬州大学校园占地面积6000多亩,校舍建筑面积141.7万平方米;有教职员工6000多人,其中专任教师2900多人,医护人员2200多人;普通全日制本科生30700多人,各类博、硕士研究生16200多人。
点出:44次 更新:09-20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由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建,位列“211工程”“985工程”,入选教育部第一批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项目试点高校。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其前身是由圣约翰大学医学院(1896-1952)、震旦大学医学院(1911-1952)、同德医学院(1918-1952)于1952年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时合并而成的上海第二医学院,1985年更名为上海第二医科大学。1997年学校通过了“211工程”立项。2005年7月,上海交通大学与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合并,成立了新的由教育部、上海市政府重点共建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进入“985”高校行列。2010年11月,学院成为卫生部与教育部合作共建的第一批十个重点高校中的一员。截至2022年6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拥有黄浦和闵行两个校区;有教职医务员工42278名,专任教师854名,在职高级职称4912人,博士生导师1007人,硕士生导师1256人;有在校生9026名,其中本科3213名,研究生5533名,留学生280名。
点出:115次 更新:09-18